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转载】南昌大学:系统实施入学教育“六课”体系 护航新学习迈入新征程

南昌大学:系统实施入学教育“六课”体系 护航新学子迈入新征程

(转发自南昌大学新闻网)


网讯(党委学生工作部 付自强、熊可金秋九月,香樟叠翠,青春的脚步踏响前湖之畔。南昌大学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精心构建并实施了以铸魂、砺志、启学、润心、赋能、护航为核心的入学教育六课体系,创新实施香樟青苗计划,全过程、分阶段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学期入学教育活动,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新起点上筑牢根基、行稳致远。

铸魂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立德树人,思想先行。学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入学教育全过程,通过一系列庄严的仪式教育和沉浸式体验,为学生上好理想信念的必修课

8月29日至30日学校新生报到期间,为了让新生及其家长更深入了解学校历史和学科发展现状,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有关部门在校内开放了3条观览路线。其中,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工程训练中心成为最重要的一站。学校特别安排讲解员为来访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详细讲解,在这些重要点位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昌大学足迹,重温重要讲话精神,让学子在实景体验中感悟嘱托、坚定信念。

校领导领航,点亮思想明灯。10月9日,校党委书记罗嗣海为400余名新生代表带来思政大课。他以面向未来,我们该坚定什么样的信心信念?”“我们该如何奋斗?高校该做什么?大学生该做什么?等深刻问题,引导师生思考新时代的定位与责任,为学子规划成长路径。9月1日上午,校长陈晔光院士在南昌大学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殷切寄语新生心怀家国、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学校组织8000余名本科新生分场地集中观看九三阅兵仪式直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广大学子赤诚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

新生入学后,学校还精心动员组织全体新生参观校史馆、红色文化馆等场地,前往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沉浸式感受学校的办学底蕴与江西红色文化内涵,引导新生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力量,筑牢爱党爱国爱校的深厚情怀,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爱国 自强 创新 唯实的南大精神。

砺志课:锤炼艰苦奋斗精神

意志的磨砺是成长的催化剂。学校将军事训练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一环,将其打造为锤炼品格、塑造精神的淬火之旅。9月14日,2025级新生军训成果展示活动举行,历经14天的烈日洗礼与汗水浇灌,新生们以挺拔的军姿、铿锵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和一招一式刚劲有力的军体拳、匕首操、战术演练,集中展示了军训的丰硕成果和南大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内务整理以及融入的党史、军史学习,新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更培养了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顽强作风,实现了精神上的塑形赋能

我们能够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感受在模拟战术时如何通过优化战术,调整状态,增强团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在9月9日开展的军事战术对抗赛后,冠军团队艺术学院的王同学这样说道。对抗赛上,战士们手持模拟对抗装备沉着应战,灵活协作、来回穿插,团队配合默契无间。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称赞,这种通过以赛促练的方式,更有效地深化新生国防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学校通过推进三级劳动课堂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劳动教育种植基地浇水施肥,让学生在自我劳动中体悟艰苦奋斗、勤学笃行的精神。各学院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分享、志愿服务、邀请劳动模范开展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物理与材料学院、康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邀请第44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邹德凤与学生讲述30余年志愿服务经历,她俯身倾听新生困惑,用鲜活案例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为新生带来了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入学教育课。

启学课:导航学业发展规划

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对于LED而言,要想多发光,就必须少发热,这样才能提高电光转换效率,而如何才能实现既能多发光,又能少发热?开学初,各学院院长、系主任、教学名师纷纷走上讲台,为新生们带来精彩纷呈的专业第一课,深入浅出地介绍学科发展前沿、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等,帮助新生深化专业认知,激发学术兴趣和探索欲望。

物理与材料学院院长张深根以《学业和职业规划》为题,鼓励新生坚定信仰、积累知识、勇担责任,成长为契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食品学院组织新生走进智能制造、食品加工自动化等实训车间,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动手实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直观感受工程技术与食品科学的交叉融合。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程学新结合教育与医学工作经历,号召大家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化作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老生,学校还指导辅导员及时完成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对每位同学形成个人学业档案,对学业困难学生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在补考前,组织专业课教师、香樟辅学团队提供针对性辅导,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培训、生涯活动体验等,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润心课:深化人文关怀帮扶

教育的温度在于细致地关怀。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将人文关怀贯穿于迎新和入学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让新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同学,这是你的爱心大礼包,里面有床上用品、学习用品等生活日用品。新生报到时,一份份饱含爱心的爱心大礼包被送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学校精准落实资助政策,在新生入学报到时畅通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无忧入学。

9月的校园里,生日惊喜格外暖心。学校向全体在校生赠送生日券,用一份份贴心关怀,让学子们在校园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同学们既可以拿着它到食堂指定窗口,兑换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也能在食堂任意窗口直接消费。旅游学院的侯同学收到生日券后,在朋友圈写道:第一次在异乡过生日,南大的温暖让我热泪盈眶!

收到这样的短信真的很感动,感觉晚上睡觉做梦都是甜的。”“学校的人文关怀变得越来越浓了,被惦记的感觉真好。9月,学校启动晚安香樟短信计划,每周一次的21:21,将带着寓意爱你的关怀短信发给每一位本科生,短信的内容也结合学生日常需求、时事热点、成长困惑等,给学生送去温暖的心灵加油包

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各学院也是各展身手。康复学院开展以破冰为主题的适应性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等活动,有效地打破了初识的尴尬。在建筑与设计学院寝室装扮大赛中,同学们齐心协力,将冰冷的宿舍空间转化为充满个性与温情的居住环境。焕奎书院在新生见面会中举行才艺展示破冰行动,各寝室成员各显神通,十三场演出扣人心弦,小品、相声、合唱一应俱全。

这些创新举措,于细微处见真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从车站机场热情的志愿者接站,到宿舍楼里辅导员、学长学姐的耐心答疑,再到后勤安保人员的默默守护,一系列暖心举措共同汇聚成强大的情感凝聚力,让新生们虽离家千里,却能迅速融入南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赋能课:提升队伍工作能力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育人队伍。学校充分发挥校院领导、辅导员、班导、专业教师队伍、学长小教员等在提升入学教育质量上的重要作用,加强班团骨干能力提升,着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强大合力。

9月9日,学校召开2025年辅导员导师、辅导员之友见面会暨学工干部教师节慰问座谈会,表彰长期坚守一线的学工干部,为新生教育工作注入了宝贵智慧和专业力量。开学前,党委学生工作部精心组织开展辅导员训练营、学长小教员培训班等,面向全校辅导员和学长小教员分别开展多场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学长小教员同辈引领作用。

作为南新之友,我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专业知识,也会分享大学生活经验,希望我们能成为交心的朋友。在学院南新之友师生见面会上,人文学院徐老师与结对的新生畅谈大学生活。生命科学学院的南新之友杨老师带着新生在校园观察各种植物,为他们讲解生物存活特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部分学院试点南新之友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学校在全校全面铺开南新之友工作,精心选派专业教师、管理干部与新生寝室结对。各学院按照要求完成南新之友与全体新生的匹配工作,组织开展师生见面活动,在开学初期便建立起紧密的师生联系桥梁,推动专业知识引导与人生规划指导前移,有效构建了辅导员统筹管理、班级导师学业指导、南新之友贴心关怀的协同育人新格局,为新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倾听同窗心声,热心服务身边同学;严于律己树表率,挺膺担当勇争先,在10月18日举办的香樟领航计划新生班级、团学骨干培训上,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25级韩永达同学带领全体新生班团骨干发出青春宣誓。这是南昌大学为提升新生班级骨干综合素养,强力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10月起通过理论学习、社区集中培训、学院日常指导三个阶段对全校新生班级的班长、团支书开展的贯穿一学年的统一培训。这场培训不仅有理论知识学习,还有班务团务工作指导,更有先进班级、红色班级创建和培育经验分享,可谓既接地气又有内容。

护航课:强化安全防线意识

学校将安全教育和规则意识培养作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构建全覆盖的安全教育体系。在9月15日至21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同上一堂反诈大课、网络安全知识竞答等活动,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效强化新生反诈防诈安全意识。此外,各学院利用主题班会、辅导员下寝室走访、与学生谈心谈话等方式,持续开展防诈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教育,建立常态化预警机制,为学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覆盖的校纪校规教育,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学生管理制度汇编》等,强化新生纪律、底线意识。